第164章 火葬
關燈
小
中
大
第164章 火葬
杜宣緣想著大成現今的科技水平, 絞盡腦汁把關於細菌抑制的方法,用方便理解的方式解釋給陳仲因聽。
“所以……”杜宣緣一頓,隨後才慢慢吐出後邊的話, “火葬或是一個能有效減少傳染的途徑。”
“火葬?”陳仲因喃喃重覆一遍。
時人信奉入土為安。
天生的軀殼, 怎可隨意焚毀?
即便是如此情境下,哪怕是滅門絕戶的人家,亦有村鄰善堂幫著收斂屍身, 絕不至於曝屍荒野。
杜宣緣神情凝重的點頭, 又將其中道理細細解釋。
“尋常殮屍安葬, 必然會與屍首有所接觸, 這顯然會增加不慎感染的風險。而尋常墓室, 往往會有蟲豸蠡鼠之流鑿挖啃嚙,亦會將病氣再帶出來。”
陳仲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 道:“這樣一說, 我隱約記得曾在一本閑書中讀到過烈火療疾的偏方,亦不知是否與這‘病氣’同根同源?”
杜宣緣道:“許多病癥, 都與它有關系,只是想要見效快、藥到病除, 卻是現在做不到的。”
她又道:“若有機會, 你用烈酒清洗, 亦可減少染病的風險。”
杜宣緣想了想著, 又道:“單單烈酒恐怕不夠,若有條件, 可以試著提純一下,在酒中加些生石灰, 再略略加熱,將溫度保持在試著燙手, 卻不覺刺痛即可。以瓷器收集蒸騰上來的‘酒精’,這可比烈酒更管用。只是切記這樣獲得的酒精絕不可飲用。”
她全然沒提叫陳仲因大量生產高濃度酒精用來消毒這件事。
釀酒本就需要大量多餘的糧食,以大成的生產力,要提煉出足量的高度數酒液,不僅需要的原酒足夠多,更是一件極為費時費功的事情,再別說拿來大規模消毒,完全是天方夜譚。
這個辦法根本沒辦法臨時推廣。
陳仲因點點頭,不過看樣子有些心不在焉,顯然是在另思考著什麽。
杜宣緣見狀,立馬拉住他道:“火葬這件事,鬧不好要出大亂子,你見機行事,可不要逞能。”
陳仲因聞言,因她看透了自己的心思臉上臊紅,垂頭道:“我省得。這件事非同小可,我不會貿然行事。”
.
夢醒,已經是白日時分,陳仲因回憶著夢中與杜宣緣相會所聊到的事情,神思恍惚地匆匆洗漱一番。
他看著水盆中浸泡一夜的外衣,聽到外邊有行人動靜,立刻推開門。
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前往醫棚的大夫聞聲望去。
陳仲因已經穿戴整齊,只是還未戴上面罩,向面前諸位詢問城中可有儲酒。
酒自然是有的,但他們都不明白這位夫人要酒做什麽。
陳仲因推說著從某些古籍醫書中看到過以酒解毒的法子,他將杜宣緣所言毫無保留地告訴給這些大夫。
可這些大夫並不大相信。
若說祛毒,倒是有以艾葉、蒼術等糅合一處,熏煙以祛穢除疫的辦法。
這法子也正在用著。
——即便是經過蒸餾的燒酒,濃度也不足以起到消毒的作用,是以大成的醫術典籍裏幾乎沒有用烈酒消毒的例子。
雖然不大相信,但陳仲因既然提出來,他們也不能推脫,便喚人去買了幾壇酒回來。
陳仲因沒有上手提純過,尚且不知道提純高濃度的酒精需要多少原液,他想著試一試,便多買十幾壇,額外延請幾名釀酒坊的工人,按照杜宣緣說的法子提純酒液。
醫棚中燃著艾葉,伴隨著病患的咳聲,更兼絲絲縷縷的血腥氣。
陳仲因戴著新的面具,在醫棚中幫忙看診,診治了數名病患,細細體察一番他們的脈象後,自己的望聞問切結合昨日從眾大夫口中討論的訊息,心中也有了幾分定論。
今日又是好一陣忙活,直錯過了午飯的時候。
好在有這幾日的連軸轉,總算是將城中瘟疫擴散的速度延緩不少。
回藥堂的路上,陳仲因見道路時時有棺材在側,白幡飄揚,死氣沈沈纏繞在路過之人身邊。
他又忍不住想起杜宣緣所說的話。
各個醫棚都有統計著今日看診的人數、癥狀,他們合計一處,匯總統計一番,用以判斷他們的法子是否起到作用。
陳仲因換下衣物,以艾葉熏烤一番後,便先尋釀酒工人。
他們從一小壇清澈的液體中倒出一碗遞給陳仲因——忙活大半天,費了四五壇的烈酒,才得了這樣一壇。
它的酒味甚是濃重刺鼻,還未湊近便已經嗅到。
陳仲因取些清液抹在手背上,先是一涼,沒過多久手背上的“水跡”就幹得差不多,皮膚也是緊繃的觸感。
這確實與尋常酒液不同。
他向釀酒的工人道謝,帶著這一壇酒精來到正堂。
堂中已經開始討論起來。
因陳仲因並非在職的大夫,他們不確定他是否會時時與會,又不好遣人去請人家來幹苦活,這回見他遲遲沒來,便先行議事。
見著陳仲因走進來,許多人面上不由自主流露出些尷尬。
好在陳仲因並未在意這些小事。
他抱著酒壇隨意尋摸一個位置,等他們話說完,便提到這壇酒精。
陳仲因照舊是推說“古籍醫術”記載。
只是這法子在場諸位從前並未聽聞過,都是將信將疑的態度。
陳仲因便道:“這酒精的產量也是稀少,我想不如在幾個醫棚裏先試上一試。”
試試也不打緊,便無人推拒。
這件事先這樣定下,陳仲因又聽著他們提及城中百姓病亡情況,不由自主地惦念起“火葬”的事情。
.
“焚燒屍首?”醫博士瞪大雙眼,連連揮手推拒,“此等行為,萬萬不可!萬萬不可!”
“腐屍生病瘴,這也是眾所周知之事。”陳仲因勸說道。
醫博士還是搖頭:“已然深秋,沒有炎熱生腐的情況,更何況入土才為安,怎好令百姓毀燒親朋的屍首?”
陳仲因皺著眉頭,還欲再勸說幾句,可醫博士已經別過頭不在聽他說話。
他堅持道:“不妥、不妥。”
見陳仲因猶不死心,醫博士忍不住勸道:“縱不說這法子能不能起效,即便是咱們這樣邊緣的地方,也沒有似蠻夷那般毀屍不敬先人的道理。你這主意,除我之外不要再說給任何人聽,免得招惹來禍端。”
陳仲因只好點點頭。
他還是曉得這些道理的,不曾當眾說出,而是私下裏找醫博士詢問是否可行。
只是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,確實難以推行這樣“崩壞禮數”的辦法。
待陳仲因走後,醫博士想想他剛才說的事情還心有餘悸。
那實在是大逆不道的行為。
不過……
醫博士思索片刻,終於還是提筆寫下一封短訊,悄悄招來一只信鴿,令它悄然送信而去。
第二日,陳仲因帶上昨日提煉出的酒精,換上清洗過的面罩,正要隨眾大夫們出門去,忽然被醫博士叫住。
醫博士令其他人先去,單獨留下陳仲因。
他將陳仲因帶到一個無人的屋子,道:“我昨夜想了半宿,你若堅持這個辦法有效,便是縱你試上一試。”
醫博士細致介紹道:“因這場疫病兇險,城中死傷無數,喪禮亦簡便許多,城中亦無埋骨地,城門更是只進不出,屍首便停在大小義莊中。因去歲這場瘟疫入冬自解,咱們的首要也是拖延時候,待入冬後,再將這些屍首一塊運到城郊安葬。”
他又嘆氣道:“屍藏病氣,誰人不曉?只是那無知無覺的屍首,卻曾是日夜相伴的親朋,哪裏舍得毀去?”
“而今那些屍體都安置在義莊中,若真依你所說,不如借此機會,將屍首燒去。”
陳仲因一面聽著,一面斂眉思索。
這確實是個好機會……
可醫博士只說屍首所在,也不曾提供什麽法子,全然要陳仲因自個兒想辦法將義莊裏的屍首燒去。
總不能把義莊也一塊燒了吧?
陳仲因沈吟片刻,突然擡頭,心中已經有了主意。
他將酒精帶去醫棚,隨後自己一人去官衙尋並州刺史。
然而並州刺史此時不在官衙。
打聽下才知刺史正在附近的藥堂醫館查看情形。
陳仲因趕去附近的醫官,借著杜宣緣的名頭將並州刺史單獨約出來。
他將“火葬”之事告知並州刺史。
並州刺史也是眉頭緊鎖,這個方法叫他這個讀過聖賢書、考著功名出來的官員更是不適。
可陳仲因言辭懇切,語氣鑿鑿,並州刺史也有些意動。
他們商量一番後,並州刺史猶豫道:“城中大小義莊確實快擺滿了屍首,可借出城安葬的由頭,將患病而亡的屍首運出城外,尋一個空地火葬。”
這確實是當下最好的主意。
有並州刺史給出的通行命令,義莊的屍首可以順利運到城外。
派去“掩埋”的官吏亦是並州刺史派遣的人員,將屍首運出去後火葬倒也不難。
只是剛火化一批屍首,城中便沸反盈天議論起這件事。
明明是暗中行事,卻在眨眼間就叫城中百姓盡數得知,不過幾個時辰的工夫,許多百姓便圍了藥堂、官衙,要討個說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杜宣緣想著大成現今的科技水平, 絞盡腦汁把關於細菌抑制的方法,用方便理解的方式解釋給陳仲因聽。
“所以……”杜宣緣一頓,隨後才慢慢吐出後邊的話, “火葬或是一個能有效減少傳染的途徑。”
“火葬?”陳仲因喃喃重覆一遍。
時人信奉入土為安。
天生的軀殼, 怎可隨意焚毀?
即便是如此情境下,哪怕是滅門絕戶的人家,亦有村鄰善堂幫著收斂屍身, 絕不至於曝屍荒野。
杜宣緣神情凝重的點頭, 又將其中道理細細解釋。
“尋常殮屍安葬, 必然會與屍首有所接觸, 這顯然會增加不慎感染的風險。而尋常墓室, 往往會有蟲豸蠡鼠之流鑿挖啃嚙,亦會將病氣再帶出來。”
陳仲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, 道:“這樣一說, 我隱約記得曾在一本閑書中讀到過烈火療疾的偏方,亦不知是否與這‘病氣’同根同源?”
杜宣緣道:“許多病癥, 都與它有關系,只是想要見效快、藥到病除, 卻是現在做不到的。”
她又道:“若有機會, 你用烈酒清洗, 亦可減少染病的風險。”
杜宣緣想了想著, 又道:“單單烈酒恐怕不夠,若有條件, 可以試著提純一下,在酒中加些生石灰, 再略略加熱,將溫度保持在試著燙手, 卻不覺刺痛即可。以瓷器收集蒸騰上來的‘酒精’,這可比烈酒更管用。只是切記這樣獲得的酒精絕不可飲用。”
她全然沒提叫陳仲因大量生產高濃度酒精用來消毒這件事。
釀酒本就需要大量多餘的糧食,以大成的生產力,要提煉出足量的高度數酒液,不僅需要的原酒足夠多,更是一件極為費時費功的事情,再別說拿來大規模消毒,完全是天方夜譚。
這個辦法根本沒辦法臨時推廣。
陳仲因點點頭,不過看樣子有些心不在焉,顯然是在另思考著什麽。
杜宣緣見狀,立馬拉住他道:“火葬這件事,鬧不好要出大亂子,你見機行事,可不要逞能。”
陳仲因聞言,因她看透了自己的心思臉上臊紅,垂頭道:“我省得。這件事非同小可,我不會貿然行事。”
.
夢醒,已經是白日時分,陳仲因回憶著夢中與杜宣緣相會所聊到的事情,神思恍惚地匆匆洗漱一番。
他看著水盆中浸泡一夜的外衣,聽到外邊有行人動靜,立刻推開門。
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前往醫棚的大夫聞聲望去。
陳仲因已經穿戴整齊,只是還未戴上面罩,向面前諸位詢問城中可有儲酒。
酒自然是有的,但他們都不明白這位夫人要酒做什麽。
陳仲因推說著從某些古籍醫書中看到過以酒解毒的法子,他將杜宣緣所言毫無保留地告訴給這些大夫。
可這些大夫並不大相信。
若說祛毒,倒是有以艾葉、蒼術等糅合一處,熏煙以祛穢除疫的辦法。
這法子也正在用著。
——即便是經過蒸餾的燒酒,濃度也不足以起到消毒的作用,是以大成的醫術典籍裏幾乎沒有用烈酒消毒的例子。
雖然不大相信,但陳仲因既然提出來,他們也不能推脫,便喚人去買了幾壇酒回來。
陳仲因沒有上手提純過,尚且不知道提純高濃度的酒精需要多少原液,他想著試一試,便多買十幾壇,額外延請幾名釀酒坊的工人,按照杜宣緣說的法子提純酒液。
醫棚中燃著艾葉,伴隨著病患的咳聲,更兼絲絲縷縷的血腥氣。
陳仲因戴著新的面具,在醫棚中幫忙看診,診治了數名病患,細細體察一番他們的脈象後,自己的望聞問切結合昨日從眾大夫口中討論的訊息,心中也有了幾分定論。
今日又是好一陣忙活,直錯過了午飯的時候。
好在有這幾日的連軸轉,總算是將城中瘟疫擴散的速度延緩不少。
回藥堂的路上,陳仲因見道路時時有棺材在側,白幡飄揚,死氣沈沈纏繞在路過之人身邊。
他又忍不住想起杜宣緣所說的話。
各個醫棚都有統計著今日看診的人數、癥狀,他們合計一處,匯總統計一番,用以判斷他們的法子是否起到作用。
陳仲因換下衣物,以艾葉熏烤一番後,便先尋釀酒工人。
他們從一小壇清澈的液體中倒出一碗遞給陳仲因——忙活大半天,費了四五壇的烈酒,才得了這樣一壇。
它的酒味甚是濃重刺鼻,還未湊近便已經嗅到。
陳仲因取些清液抹在手背上,先是一涼,沒過多久手背上的“水跡”就幹得差不多,皮膚也是緊繃的觸感。
這確實與尋常酒液不同。
他向釀酒的工人道謝,帶著這一壇酒精來到正堂。
堂中已經開始討論起來。
因陳仲因並非在職的大夫,他們不確定他是否會時時與會,又不好遣人去請人家來幹苦活,這回見他遲遲沒來,便先行議事。
見著陳仲因走進來,許多人面上不由自主流露出些尷尬。
好在陳仲因並未在意這些小事。
他抱著酒壇隨意尋摸一個位置,等他們話說完,便提到這壇酒精。
陳仲因照舊是推說“古籍醫術”記載。
只是這法子在場諸位從前並未聽聞過,都是將信將疑的態度。
陳仲因便道:“這酒精的產量也是稀少,我想不如在幾個醫棚裏先試上一試。”
試試也不打緊,便無人推拒。
這件事先這樣定下,陳仲因又聽著他們提及城中百姓病亡情況,不由自主地惦念起“火葬”的事情。
.
“焚燒屍首?”醫博士瞪大雙眼,連連揮手推拒,“此等行為,萬萬不可!萬萬不可!”
“腐屍生病瘴,這也是眾所周知之事。”陳仲因勸說道。
醫博士還是搖頭:“已然深秋,沒有炎熱生腐的情況,更何況入土才為安,怎好令百姓毀燒親朋的屍首?”
陳仲因皺著眉頭,還欲再勸說幾句,可醫博士已經別過頭不在聽他說話。
他堅持道:“不妥、不妥。”
見陳仲因猶不死心,醫博士忍不住勸道:“縱不說這法子能不能起效,即便是咱們這樣邊緣的地方,也沒有似蠻夷那般毀屍不敬先人的道理。你這主意,除我之外不要再說給任何人聽,免得招惹來禍端。”
陳仲因只好點點頭。
他還是曉得這些道理的,不曾當眾說出,而是私下裏找醫博士詢問是否可行。
只是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,確實難以推行這樣“崩壞禮數”的辦法。
待陳仲因走後,醫博士想想他剛才說的事情還心有餘悸。
那實在是大逆不道的行為。
不過……
醫博士思索片刻,終於還是提筆寫下一封短訊,悄悄招來一只信鴿,令它悄然送信而去。
第二日,陳仲因帶上昨日提煉出的酒精,換上清洗過的面罩,正要隨眾大夫們出門去,忽然被醫博士叫住。
醫博士令其他人先去,單獨留下陳仲因。
他將陳仲因帶到一個無人的屋子,道:“我昨夜想了半宿,你若堅持這個辦法有效,便是縱你試上一試。”
醫博士細致介紹道:“因這場疫病兇險,城中死傷無數,喪禮亦簡便許多,城中亦無埋骨地,城門更是只進不出,屍首便停在大小義莊中。因去歲這場瘟疫入冬自解,咱們的首要也是拖延時候,待入冬後,再將這些屍首一塊運到城郊安葬。”
他又嘆氣道:“屍藏病氣,誰人不曉?只是那無知無覺的屍首,卻曾是日夜相伴的親朋,哪裏舍得毀去?”
“而今那些屍體都安置在義莊中,若真依你所說,不如借此機會,將屍首燒去。”
陳仲因一面聽著,一面斂眉思索。
這確實是個好機會……
可醫博士只說屍首所在,也不曾提供什麽法子,全然要陳仲因自個兒想辦法將義莊裏的屍首燒去。
總不能把義莊也一塊燒了吧?
陳仲因沈吟片刻,突然擡頭,心中已經有了主意。
他將酒精帶去醫棚,隨後自己一人去官衙尋並州刺史。
然而並州刺史此時不在官衙。
打聽下才知刺史正在附近的藥堂醫館查看情形。
陳仲因趕去附近的醫官,借著杜宣緣的名頭將並州刺史單獨約出來。
他將“火葬”之事告知並州刺史。
並州刺史也是眉頭緊鎖,這個方法叫他這個讀過聖賢書、考著功名出來的官員更是不適。
可陳仲因言辭懇切,語氣鑿鑿,並州刺史也有些意動。
他們商量一番後,並州刺史猶豫道:“城中大小義莊確實快擺滿了屍首,可借出城安葬的由頭,將患病而亡的屍首運出城外,尋一個空地火葬。”
這確實是當下最好的主意。
有並州刺史給出的通行命令,義莊的屍首可以順利運到城外。
派去“掩埋”的官吏亦是並州刺史派遣的人員,將屍首運出去後火葬倒也不難。
只是剛火化一批屍首,城中便沸反盈天議論起這件事。
明明是暗中行事,卻在眨眼間就叫城中百姓盡數得知,不過幾個時辰的工夫,許多百姓便圍了藥堂、官衙,要討個說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